Insect Knowledge & Facts

Navigation: 蟑螂 | 螞蟻 | 蠅類 | 鼠類 | 蚤類 | 塵蟎

蚊蟲

蚊蟲為雙翅目之昆蟲,生活史為完全變態的昆蟲,歷經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階段。只有雌蚊才會吸血,其吸血的口器由六支口針組成,送唾液和吸血分別經過不同管道,唾液中的毒素會使皮膚紅腫發癢外,還會傳播病原體,如日本腦炎、血絲蟲病、登革熱、瘧疾,嚴重者可能因而致死。

孳生源
污水溝、地下室積水、化糞池及人工容器等含腐植質較多之水域。
習性
夜間活動、室內活動、室內吸血。
傳染疾病
血絲蟲病(又稱象皮病)。
防治方法
消除水溝、雜草、疏通水溝及地下室積水。
孳生源
二者均可孳生於人工容器內之積水,白線斑蚊尚可孳生於樹洞、竹筒等處。
習性
日間活動,埃及斑蚊偏好室內及家屋附近活動,白線斑蚊則可在戶外活動。
傳染疾病
登革熱。
分佈
埃及斑蚊僅分佈於嘉義以南,而白線斑蚊則全省均有分佈。
防治方法
消除孳生源(如水缸、廢輪胎、花瓶等積水)。
孳生源
水田、水坑等水域。
習性
夜間活動、室內活動、室內吸血。
傳染疾病
日本腦炎。
防治方法
水田幼蟲防治不易,成蟲戶外空間噴灑效果亦不甚佳。

蟑螂

蟑螂,又名蜚蠊,為漸進變態之昆蟲,其生活史包括卵、若蟲及成蟲三個時期。卵一般產於卵鞘內。蟑螂通常具有趨觸性及負趨光性。蟑螂之形態:體扁平,口器為咀嚼式,觸角絲狀,翅發達或退化,足為疾走式,身體一般為淺褐色、深褐色或黑色。為日常生活常見的害蟲,蟑螂能經由其身體或排泄物攜帶病原體,而傳播各種疾病,特別是腸胃性疾病。近年來學者的研究亦發現,蟑螂對某些特異性體質的人而言,也是一種引起過敏性疾病或氣喘病的過敏原。防治蟑螂有以下三原則:1.不讓蟑螂進來 2.不讓蟑螂躲藏 3.不讓蟑螂覓食。

體長
為居家蟑螂中最小者(10~16mm)。
體色
呈淡黃褐色。
外形
背部有兩條縱走的深色條紋。
雌雄外形區別
雌翅覆蓋整個腹部,雄翅短於腹長。
分佈
分佈於全世界,為建築物、飲食店、旅館、船舶及其他交通工具內最常見之種類。
其他
其直腸分泌細胞能分泌一種強力引誘劑,叫『聚集費洛蒙』,使得本種蟑螂有群聚之特性。生活史約三個月為一世代。
體長
為居家蟑螂中最大者(35~50mm)。
體色
呈赤褐(紅棕)色乃至暗褐色。
外形
前胸周緣部具黃白色輪紋。
雌雄外形區別
雌末端二根毛,雄末端四根毛。
其他
成蟲之翅發達,可滑翔,但平時仍以疾走為主。生活史約為一年。

螞蟻

螞蟻屬於膜翅目,為完全變態昆蟲。一般都沒有翅膀,只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有翅膀,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。螞蟻是依靠觸角辨識氣味的,觸角的第一節膨粗,有膝狀彎曲,非常靈活。由於觸角是一對,因此既能辨别氣味的強度,也能辨識氣味來源的方向距離。螞蟻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,一個螞蟻如果發現了食物,它就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,其他的螞蟻就會沿著這條路線去找食物,並不斷地加強氣味。如果這裡的食物被採集完了,沒有螞蟻再來,氣味就會逐漸消散。如果一隻螞蟻被碾碎,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,立即引起其他螞蟻警惕,都處於攻擊狀態。

螞蟻會破壞作物及侵入房屋內,螞蟻用兩個大牙叮咬的方式進行攻擊或自衛,咬時會分泌出蟻酸(甲酸),刺激被叮咬的傷口紅腫疼痛。台灣居家螞蟻常見有小黃家蟻、黑頭慌蟻、小黑蟻、法老蟻等。

外形
一般體小,顏色有黑、褐、黄、紅等,體壁具彈性,光滑或有毛,口器咀嚼式。
巢穴
地洞、草堆、樹木或住家牆壁四周、地板下或流理台下。
食性
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别。一般可分爲肉食性、植食性和雜食性。
危害
破壞作物、侵入房屋內、汙染食物、干擾生活。
防治方法
整理環境、使用藥劑消滅窩巢。
分類
火蟻為家蟻亞科(Myrmiciane)、火蟻族(Solenopsidini)、火家蟻屬(Solenopsis)種類的俗稱。
巢穴
常見之築巢地點包括農田、苗圃、公園、綠地、草坪等地。
食性
雜食性、捕食性。
危害
火蟻除對生態環境中土棲的動物造成浩劫般的傷害外,尚會侵害農作物、攻擊人類,它們會以口部抓住目標的皮膚,然後以螫針刺入皮下,注入毒液,每隻火蟻可持續螫刺目標多次。
症狀
被其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疼痛感,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。若膿泡破掉,則常常容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,一些體質敏感的人,可能產生過敏性的休克反應,嚴重者甚至死亡。
防治方法
可利用餌劑施於發生地進行誘殺或以殺蟲劑灌注蟻丘。
分類
白蟻俗稱為白螞蟻和大水蟻。白蟻不屬螞蟻類,為白蟻科,是不完全變態的漸變態類並是社會性昆蟲。
外形
顏色由白色、淡黃色、赤褐色到黑褐色皆有,因種而異,最多為白色,個體扁且柔軟。
巢穴
能在室內、外地下築巢。在室內繁殖的地點多為門窗木柱或地面,樑與牆交界之處,陰暗、潮濕、不通風的木材或木質家具內。
食性
雜食性。
危害
木製物品常遭受白蟻侵蝕,舉凡門窗、傢俱、地板,甚至令建築物易塌。侵害房子的以家白蟻與黃腳白蟻為多。
防治方法
新傢俱可預防施藥,若已被侵害之家具應考慮更新或鑽孔施藥。並保持乾燥,以斷絕白蟻水分來源。

蠅類

蠅類屬雙翅目,環裂亞目,為完全變態昆蟲,生活史經卵、幼蟲(蛆)、蛹即成蟲。主要有家蠅科、金蠅科、麗蠅科、肉蠅科等約二百餘種。居家常見有家蠅、金蠅、肉蠅、廁蠅等等,嗜食腐敗有機物,由於牠在取食同時,會吐出消化液,也會排泄糞便和寄生蟲,所以極易傳染各類疾病:如痢疾、傷寒、霍亂。
孳生源
垃圾、糞坑。
習性
日間活動,室內、室外均可活動。
外形
胸背具四條縱走暗色條紋。
食性
一般雄、雌皆以醣類為生。雌蠅孕育卵巢時需protoin液態食物可直接以口吻吸食,固態食物須先從蠅體唾腺及嗉囊吐出一種liquid(稱之:嘔吐點,vomit drop)予以溼潤溶解,再以吸食。
傳染疾病
霍亂、痢疾、腸炎等腸道疾病。
防治方法
環境整頓、清除孳生源、黏蠅紙、黏蠅繩,均可有效防治蒼蠅。
孳生源
垃圾、糞坑等。
習性
日間在室外活動。
外形
體呈藍綠金屬色。
食性
喜食瓜果、腥臭物質及糞便。
傳染疾病
霍亂、痢疾、腸炎等腸道疾病。
防治方法
環境整頓、清除孳生源、黏蠅紙、黏蠅繩,均可有效防治蒼蠅。

鼠類

鼠類為哺乳動物,屬於囓齒目,一般在夜間活動,其嗅覺非常靈敏,身上之觸鬚及體毛亦很敏感,可使其在夜間沿著物體或牆壁行走自如,同時也常形成一定之鼠道。在視覺方面,鼠類之辨別物體能力較差,且一般鼠類均有色盲。鼠類會傳播鼠疫、斑疹傷寒、漢他病、鼠咬熱等疾病,且因有兩對不斷生長的門牙,每年成長13公分,因此老鼠必須不斷的咬物磨牙,阻止其生長。

防治方法:除了整頓環境外,使用捕鼠籠(夾)、黏鼠板、放置毒餌均能有效防治鼠類。

蚤類

蚤類屬蚤目,為完全變態。幼蟲體長,蠕蟲形,無足,具咀嚼式口器,以有機質和成蟲血便為食,化蛹於繭內;成蟲體型微小,無翅,左右扁平(側扁),具刺吸式口器,成蟲外寄生於哺乳動物,吸血為生。一般室內最常見的蚤類為貓蚤,被叮咬後之皮膚,奇癢難受,紅斑歷久不退,且可能傳染絛蟲病,甚至鼠疫(又稱黑死病,病原菌為鼠疫桿菌),亦是由跳蚤為媒介傳染。
宿主
貓、狗為主。
生活
卵、幼蟲(三齡)、蛹、成蟲。室溫下(27℃、 75%hr)約三周完成生活史。
孳生地
畜舍、住宅地板縫隙、倉庫、地下室等處。戶外則在建築物附近之草坪或寵物之窩。
食性
雌雄皆吸血。
傳染疾病
絛蟲病、鼠疫(又稱黑死病,病原菌為鼠疫桿菌)、貓抓病(病原體為立克次體)。
季節消長
每年以四至七月為高峰。
防治方法
環境清理、寵物的處理、施用殺蟲劑,因跳蚤的卵及蛹均不易撲滅,第一次施藥後,第3~5天,須再度施藥,以殺滅剛孵化之成蟲。

塵蟎

塵蟎是一種8隻腳的微小的蛛形綱節肢動物,長170-500微米,寬250-322微米,雌雄個體均為乳白色,肉眼是看不到的。最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2-26℃、濕度為70-80%,台灣高溫潮濕,最適合塵蟎生長。塵蟎以人類或動物(貓、狗)脫落的皮屑、毛髮維生。人類最主要是對塵蟎的屍體及排泄物過敏,易過敏的人接觸到塵蟎可能會發生氣喘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過敏性結膜炎、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。
易孳生塵蟎處
塵蟎最喜歡居住在地毯、絨毛娃娃、絨毛玩具、墊子以及布家飾,如布窗簾等。
危害
易過敏的人接觸到塵蟎的屍體及排泄物,可能會發生氣喘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過敏性結膜炎、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。
防治方法
移走易孳生塵蟎的家具、經常清洗及曝曬寢具、保持居家清潔。
Scroll to Top